发布时间:2025-10-13 来源:组委会
10月10日,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等联合发起的“全球可持续交通认证体系”(Global Sustainable Transport Certification,GSTC)在北京启动可持续交通燃料认证试运行工作,首批纳入认证体系试运行项目为中能建氢能公司吉林松原项目(绿氨)和中华煤气内蒙古易高项目(绿甲醇)。
来源中国能建
可持续燃料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当前,随着全球远洋航运绿色低碳转型不断加速,国际海事组织(IMO)正在加快推进IMO净零框架体系建设。IMO净零框架是推动碳排放全球统一治理的关键步骤,国际性认证体系是参与碳排放全球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建立中国发起的国际性可持续燃料认证体系,是我国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全球治理的重要举措,有利于衔接IMO相关法规及我国的实际情况,能够有效发挥我国可持续燃料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降低产业成本,为我国打造国际性可持续燃料供应中心、加注中心、交易中心、定价中心提供有力支撑,并将成为推动我国交通和能源融合发展的重要驱动引擎。
吉林松原项目
该项目由中能建氢能公司主导,采用 “风电 + 光伏直供电解水制氢 + 氨合成” 全链条模式,不仅攻克新能源波动性与化工生产稳定性的行业难题,更开创了氢能跨界应用的新路径 —— 绿氨既可用作远洋船舶燃料(替代传统重油,碳排放降低 90% 以上),又能取代天然气制造化肥,推动农业领域 “从源头脱碳”。项目还入选国家发改委首批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项目,其氢能利用技术(如 PEM 电解槽与氨合成装置耦合工艺)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成为 GSTC 认证 “氢能交通燃料” 的理想样本。
内蒙古易高项目
作为中华煤气旗下重点项目,该项目采用自主研发技术,将生物质及都市废物转化为绿色甲醇。项目2025年产量可达15万吨,后期逐步提升产能至年产量30万吨。此外,内蒙古易高煤化科技有限公司也是中国内地首家生产获ISCC EU及ISCC PLUS认证绿色甲醇的企业。2025年3月,上海港为国际航行船舶首次批量加注国产绿色甲醇2902吨,绿色甲醇来自此项目。绿色甲醇供应中国船燃。
这两个项目均以 “绿氢” 为核心载体,覆盖氢能从 “可再生能源制氢” 到 “交通燃料转化” 的关键环节,与 GSTC “聚焦氢基交通燃料可持续性” 的认证定位高度契合,能为后续氢能项目提供清晰的认证参照。
(文章来源:中国能建及网络等公开渠道)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