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开幕还有

会议概览

CIHC 2025国际氢能大会

会议时间:2025-03-26 来源:组委会

1.jpg


向新向绿,共创共赢。3月26日,2025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简称“CIHC2025”)在国家会议中心盛大开幕。大会聚焦行业前沿,搭建全球氢能产业发展交流、对话和合作的平台,助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CIHC2025国际氢能大会在国家能源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由中国氢能联盟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主办。主论坛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詹姆斯·乔展(James George),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署长潘国英,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作开幕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干勇、彭苏萍,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峰,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可再生气体团队负责人詹姆斯·沃克(James Walker)作主旨报告。


大会正式启动了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中国氢能联盟将联动北京市、内蒙古自治区、江苏省和陕西省共同开展“专精特新企业技术路演赛、科技成果项目转化赛、氢能场景仿真技术应用赛、电解槽长时测试挑战赛”等四大专项赛事。会上发布了中国氢能联盟分别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以及中国金属学会重磅合作成果《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氢界丨全球氢能专利模型与洞察》《氢能领域关键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有力支撑了我国氢能科技创新、数字模型、基础材料等领域的科学发展。国家能源主管部门、地方政府、氢能示范区、国际氢能组织及使馆、科研机构、高校、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政产学研用各方代表超1000人参会。


1.jpg


图丨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致辞


开幕致辞环节,边广琦表示,发展氢能产业对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在氢能产业“制储输用”各环节均呈现积极发展态势,新疆库车、宁夏宁东一批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制氢建成,贯通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储运-应用全流程,发挥了较好的示范作用。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已逐步成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引领地区。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动氢能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合作,参与国际标准和认证体系建设,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氢能联盟和国家能源集团培育氢能领跑者行动,打造引领性示范工程,对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jpg


图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副代表

詹姆斯·乔展(James George)致辞


詹姆斯·乔展(James George)提到,长期以来氢能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具有重要催化作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致力于支持中国能源发展,为加快绿色能源和低碳转型做出积极贡献。自2003年以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科技部和中国氢能联盟持续合作,推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职业培训和技术创新。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燃料电池汽车和加氢基础设施,是产业各界共同努力取得的成就。同时,非常期待即将启动的2025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将以“创新驱动增长”原则为指导,强化产学研究合作、引领绿色技术创新。


1.jpg


图丨香港特区政府机电工程署署长潘国英致辞


潘国英指出,氢能是香港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更是推动绿色经济转型的核心动力。香港正积极探索绿氢标准与氢能经济模式,充分发挥香港金融优势,支援区域低碳转型,致力于打造区域乃至全球首选的可持续融资平台,成为内地领先全球氢能技术推向世界的桥梁。香港机电工程署与中国氢能联盟在3月13日联合召开的2025国际氢能发展论坛与本次会展以“双城双会”模式开展,并特别设置了“香港馆”展览区,全面展示香港在氢能领域的最新成果与未来规划。未来,香港将进一步深化与内地的合作,加速推动香港转型成为亚太地区的绿色能源枢纽。


1.jpg


图丨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致辞


闫国春表示,作为国内最大的一次能源供应企业,国家能源集团将氢能作为拟培育主业重点孵化,依托“中国氢能联盟+国家级创新平台+启航企业”创新生态和“煤电化运”一体化核心优势,着力构建“绿色氢能产业链”和“氢能创新服务链”,打造“国能氢能”品牌。作为理事长单位,会同成员单位一道共同壮大中国氢能联盟,成为推动我国氢能产业实现跨学科、跨行业、跨部门协同创新、资源整合、推广应用、交流宣传的国家级高端交流与合作平台。特别是“中国国际氢能展”等品牌活动触达全球12个国家、31座城市,覆盖线上线下超2000万人次。国家能源集团将履行好理事长单位职责,深入推动国际间氢能技术创新和示范合作,携手相关合作伙伴和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开创互利共赢的国际氢能合作新篇章。


1.jpg


图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

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干勇

作《打造氢能新质生产力,关注绿色新未来》主旨报告


1.jpg


图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教授、

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彭苏萍

发布《中国氢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研究》


1.jpg


图丨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

中国氢能联盟战略指导委员会委员郑南峰

作《以基础研究支撑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主旨报告


1.jpg


图丨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

可再生气体团队负责人詹姆斯·沃克(James Walker)

作《国际绿氢及其衍生品市场的兴起:行业洞见与优先事项》主旨报告


除主论坛外,同期还举办中国氢能联盟理事会、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研讨会、“十五五”氢能发展战略研讨会、海洋氢能开发技术与应用国际研讨会、中国-IRENA合作氢能工作组年度会议、氢能产融创新与国际合作论坛等专题会议,围绕“政策引领、应用示范、技术创新、国际合作、产融合作”等国家战略发展方向,发布《中国氢能投融资报告》《海洋氢能发展展望及“海上氢氨醇一体化能源岛示范”实践》等5个氢能产业权威报告和重大技术创新示范,组织30余个主题演讲,吸引国内10多个城市以及包括荷兰驻华使馆等在内的20多个驻华机构和国际组织参与,聚焦国际氢能发展动态,把脉行业发展新风向,共商全球氢能协同发展生态体系构建。


1.jpg


图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信息中心党委委员刘洋

发布《氢界丨全球氢能专利模型与洞察》


1.jpg


图丨中国氢能联盟专家委员会委员、钢研华普科技有限公司顾虎

发布《氢能领域关键材料产业技术路线图》


作为国家会议中心二期建成后首个举办的大型展会,展览今年再度升级,在国家会议中心一期、二期联合展出,面积翻番至4万平方米,400多家氢能与燃料电池企业携带1000多种新技术、新产品和应用场景在大会上集中亮相,汇聚国家能源集团、东方电气、国家电投、中国航天、中国船舶、中国中车等骨干企业,以及博世、隆基氢能等国内外氢能领域代表企业,设置城市主题馆重点呈现北京、香港、鄂尔多斯、苏州、扬州等氢能先行区域发展成果和创新实践,构建“企业技术展示+城市生态示范+产学研协同创新”三位一体平台,持续巩固全球氢能技术交流与产业合作的核心地位,举办国能氢能技术开放日、中国氢能联盟“氢创未来”绿色氢能全国青少年绘画比赛、绿色氢能科普等多场交流活动,预计将有5万人次专业观众参会参展。


1.jpg


主论坛同期,中国氢能联盟第一届理事会第七次理事会议审议通过了58家企业加入中国氢能联盟的申请。至此,中国氢能联盟成员单位数量突破310家,覆盖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同时,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年度工作会召开,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副局长孙少斌,牵头单位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闫国春和中国石化高级副总裁喻宝才以及16家合作单位代表参会,以强化资源整合与跨领域协作,推动前沿技术研发与规模化应用场景衔接。国家能源集团、广东佛山市,荷兰、西班牙、美国以及南丹麦大学、巴黎政治学院、诺尼可钯中心等项目负责人围绕中央企业氢能重大项目、全球氢能发展、氢能技术和经济、中欧氢能合作等主题,针对全球氢能产业发展趋势做主题演讲,引领多元国际视角和行业前沿洞察。


1.jpg


国际氢能大会暨国际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展览会由中国氢能联盟牵头于2021年创立,已历三届。大会规模持续扩大,已经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领域盛事,是氢能重要研究、创新成果和项目发布的首选平台。大会先后重磅发布《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等引领性研究成果,启动鄂尔多斯“氢洲”、氢能领跑者行动、氢能专精特新创业大赛等项目,累计吸引国家部委、两院院士、地方政府、央国企、大型国际组织等数千名代表和800多家氢能领军企业参加活动,并得到了新华社、央视、新华网、人民网等数十家主流媒体和百家媒体宣传报道,有效推动氢能产业生态构建与全球资源对接。


1.jpg